教研信息
合肥五中2019-2020年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审稿:合肥五中教研室文稿:胡小平日期:2020/07/27 浏览: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如教学管理。在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课堂教学策略、学科专题研究、新教材实施途径等,邀请市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的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本学期,我校遵循“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在学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3.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研室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课题工作成果丰硕。
本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及学校的大力协助下,我校政治组周云燕、李兰老师的市级课题《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数学组市级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语文组市级课题《“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四个主题任务实践策略的研究》、生物组市级课题《基于生命观念培养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均已立项通过,另有综合学科组申报省级课题《高中“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语文组申报省级课题《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地理组申报省级课题《合肥东部老工业区工业资源的地理课程化开发研究》均已顺利通过市级初审,省级立项审核正在进行中。这一项项成果的取得无不体现了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领域的水平在逐年提升,更彰显了五中教研组全体老师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反思剖析
回顾本学期的科研课题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改进、充实。尤其是在今年的科研课题申报过程中,部分老师的课题质量有待提高,虽提交数量有所上升,但立项通过率不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课题的氛围,努力为老师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竭尽全力把专家请进来为老师们面对面指导,使我校的教研课题工作稳步前进。
人们常说,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如教学管理。在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课堂教学策略、学科专题研究、新教材实施途径等,邀请市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的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本学期,我校遵循“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在学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3.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研室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课题工作成果丰硕。
本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及学校的大力协助下,我校政治组周云燕、李兰老师的市级课题《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数学组市级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语文组市级课题《“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四个主题任务实践策略的研究》、生物组市级课题《基于生命观念培养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均已立项通过,另有综合学科组申报省级课题《高中“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语文组申报省级课题《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地理组申报省级课题《合肥东部老工业区工业资源的地理课程化开发研究》均已顺利通过市级初审,省级立项审核正在进行中。这一项项成果的取得无不体现了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领域的水平在逐年提升,更彰显了五中教研组全体老师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反思剖析
回顾本学期的科研课题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改进、充实。尤其是在今年的科研课题申报过程中,部分老师的课题质量有待提高,虽提交数量有所上升,但立项通过率不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课题的氛围,努力为老师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竭尽全力把专家请进来为老师们面对面指导,使我校的教研课题工作稳步前进。
人们常说,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